【导语】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全球商品供需,对钢铝加征25%关税的政策对自身影响或大于对贸易伙伴的影响,短期看,美国钢铝溢价水平未来会进一步提升,进而刺激美国国内相关行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中长期可能会刺激相关行业的投资,但不管是短期和中长期均对美国通胀形成正向刺激。
当地时间2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于10日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0日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据报道,特朗普表示,此举“没有例外和豁免”。白宫称,这项新关税将在现有钢铁和铝关税的基础上叠加,标志着特朗普贸易政策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升级”。
无疑,这是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第57届总统后贸易大棒的再度加码,此前在2月初宣布对进口自中国商品的加征10%的关税。当地时间2月7日周五,特朗普表示他计划于下周公布“对等关税”措施,“钢铝”成为“对等关税”的选择。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对钢铝加征关税,打响2018年贸易战的第一枪。之所以要加征关税特朗普认为,“如果美国过度依赖进口的钢铁和铝,可能会在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面临供应不足的风险”。这一理由在国际社会中引发了广泛争议,世界贸易组织也曾裁定2018年美国的钢铝关税措施违反了相关规定。
另外我们关注到,2018年加征关税时曾对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贸易伙伴免税配额。前总统拜登延续了这一政策,并将免税配额的范围扩展至英国、日本和欧盟。而此次加征关税“没有例外和豁免”,也就是说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国不会有免税配额,而这几个国家是美国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国。
关税政策扰乱全球供需格局
从美国原材料的进口结构上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占比极为重要。从数据上看,加拿大占美国钢铁进口量的24%、原铝供应的79%,墨西哥则贡献了12%的钢铁和大量铝废料。
2018年钢铝关税实施后,美国钢铁进口量下降27%,但国内产量仅增长18%。到了2024年,美国的钢铁产量较十年前,依旧下降了近10%。
对钢铝加征关税政策,首先会扰乱美国国内的供需结构。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估计,2023年末,盟国国内铝产量仅占产能的52%,进口依存度从2021年的41%上升至54%。而美国铝进口绝大多数来自邻国加拿大,2024年进口自加拿大的数量为320万吨,是排在其后九个国家进口量总和的两倍。
从钢铁行业看,美国是全球主要的钢材进口国,2024年全年美国钢铁总进口量达到2885.85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5%。从进口来源国来看,2024年美国钢材进口总量为2885.8万净吨,2023年最大的供应国分别为加拿大、墨西哥、韩国、越南、日本以及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越南,2024年越南出口至美国的钢材量同比大幅增加,同比增加143%。
以全球标准衡量,美国的铝冶炼行业规模较小,美对进口铝产品无差别加征关税或无法内部需求缺口。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该国的冶炼厂总产能仅占全球总产能的1.73%。也就是说,因成本上升带来的进口量减少,单独依靠美国产能是无法满足的,美国用铝企业要想继续维持生产,需承受高额成本。
美国是全球第四大钢铁生产国,2024年产量为8400万吨、同期美国对钢材的消费大约在13000万吨、进口依存度在22%左右。在第一任期加征钢铝后,美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一度上升至80%以上,但随着全球钢材竞争激烈,美国钢厂产能利用率逐渐下降。在全球经济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美国钢铁行业面临较大的生产压力,日本制铁谋求对美国钢铁的收购反应的就是美国国内钢铁行业的现状。
影响排名: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中国
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首先会体现在价格端,美国国内相关产品溢价水平或进一步提高。以铝为例,美国原铝价格以伦铝以及中西部溢价为基础,中西部溢价近几个月一直在上涨,最近上涨10%,达到每磅0.305美元,为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加征关税对美国的影响在于改变国内供需曲线,供给曲线左移使得均衡价格上移。
同时,加征关税之后流向美国的产品会重新分流,其中对铝的影响大于钢材。加拿大、墨西哥、巴西三国中,加拿大和巴西的产量排名第四和第九位,2023年两国产量为41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美国对全球铝加征关税后可能导致加拿大、巴西原铝流向全球其他国家,进而对全球供给造成一定程度扰动。
对中国来讲,铝受到的影响大于钢铁,但影响总体相对可控。中国出口至全球和美国的铝元素分别占消费的23%和2%,对中国直接影响有限。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钢铁直接出口占比仅为0.8%,通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转再出口至美国的钢铁产品受影响较大。
综合来看,对铝来讲,美国国内铝价溢价水平或进一步推高,而其他国家铝或存在供给压力,价格上会受到一定抑制;钢材方面美国国内钢材溢价水平亦会有显著提升,但这种提升很难打开其他国家输向美国的窗口。